日前,6月14日,科通芯城康敬伟在一次调研活动中详细回应了自去年5月被机构沽空后的这段历程,以及目前公司的近况。
在由深圳证券交易所主办、香港交易所支持,智通财经独家承办的“和交易所一起走进港股上市公司”第三期深圳站的一场调研活动中,科通芯城董事长康敬伟参与了互动。
为什么近几年对IC元器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?康敬伟表示,因为智能硬件的发展。比如在汽车领域,按照李书福的说法,汽车以前是“有四个轮子的沙发”,而今天用另一个理论讲,汽车是有大屏幕的电脑。未来可以看到所有电子产品,甚至物品,都是智能硬件。基于这样的趋势,过去几年,全球芯片需求量每年以双位数增长。
而在中国,芯片不仅是 5G、物联网、AI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也早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,成为国之重器。2018年第一季度,中国集成电路仍旧保持高速增长态势,销售额达到1152.9亿元,同比增长20.8%。
中兴事件后,国家加大对自主芯片的支持,“大基金”二期已在募集中,预计规模将达1500-2000亿元,一期加二期撬动的社会资本总规模预计超过1万亿元。可以预见,未来芯片市场将会越来越大。而科通芯城作为IC元器件的分销商以及定制芯片的提供商,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
据了解,全世界最大的100家半导体公司,目前有40%-50%公司是科通芯城的供应商,比如英特尔、博通、赛灵思等全世界排名靠前的半导体公司。客户方面,科通芯城服务了3万多家制造业企业,基本覆盖了中国大型制造业企业,包括了每个领域的前五大客户,比如通讯行业的华为、中兴;汽车领域的比亚迪、长安汽车、长城汽车等。